熬夜會爆肝嗎?藥師破解5大肝病誤解

你以為是「熬夜爆肝」,其實真正傷肝的不是你想的那樣!

每次加班、熬夜追劇後,耳邊總會響起一句:「你這樣會爆肝啦!」這句話說起來好像理所當然,但你知道嗎?熬夜真的會讓肝壞掉,其實是多數人誤會了肝的真相!

根據多位肝膽專家說法,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證實「熬夜會直接導致肝細胞損傷或肝指數異常」,對肝功能正常的人而言,熬夜不會直接造成肝炎或肝癌。

但熬夜會讓身體處於長期壓力狀態,影響免疫功能、內分泌平衡,進而加重原有疾病的惡化風險。尤其是原本就有慢性肝炎、脂肪肝或代謝症候群的人,若長期熬夜、不規律作息,確實可能讓肝臟病情加速惡化。

此外,熬夜常伴隨飲食失調(宵夜、外食)、活動不足、壓力過大與睡眠品質下降,這些綜合影響都會增加脂肪肝與肝功能異常的風險。

 


脂肪肝才是真正的隱形殺手

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,肝癌中約有2成並非由B型或C型肝炎引起,而是與「脂肪肝」密切相關。當肝臟內脂肪占總重量超過5%,即為脂肪肝,若長期未改善,可能演變成脂肪性肝炎、肝纖維化、甚至肝癌。

常見脂肪肝成因:

  • 體重過重/肥胖
  • 糖尿病、高血脂控制不良
  • 高糖飲食、精緻碳水、飲酒過量
  • 缺乏運動與長期熬夜

肥胖者罹患肝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.5~1.8倍,且多與代謝症候群並行,形成「肝病慢性化」的隱憂。

 


B型與C型肝炎仍是肝癌主因,卻常被忽略

多數民眾認為「熬夜」是導致肝病的首因,卻忽略了B型與C型肝炎才是台灣肝癌最主要來源。研究指出:

  • B肝感染者中有15~20%成為帶原者
  • C肝感染者中高達70~90%會演變為慢性
  • 慢性B、C肝炎約有2成會進展為肝硬化
  • 肝硬化患者中,每年有3~5%機率罹患肝癌

這也是醫界口中的「肝炎-肝硬化-肝癌三部曲」。

 


錯把疲勞當肝病,反而忽略真正健康警訊

疲勞、累,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「是不是肝不好?」,但其實:

  • 疲勞是許多疾病的共通症狀
  • 包含貧血、營養不良、睡眠障礙、心理壓力等
  • 肝炎雖可能引起疲倦,但不是主要判斷依據

長期熬夜會影響睡眠品質與荷爾蒙分泌,讓人更容易疲累、注意力不集中,並不等於肝功能異常。

建議先從日常習慣著手改善,包括規律作息與運動,若持續疲倦無解,再進行抽血與超音波檢查較為理性。

 


養肝要靠正規方式,不靠來源不明的保健食品硬補

有肝指數異常的民眾常會急著買保肝產品,但根據李懋華醫師說法,多數保肝食品只是營養補充品,對肝臟並無直接修復功效,甚至若選擇不當還會增加肝臟代謝負擔,延誤就醫時機。

 

⚠️ 特別提醒:切勿購買來路不明、無法查驗成分與來源的保健食品。⚠️ 

應選擇有衛福部核准字號、清楚標示成分、來源與功能性說明的產品,並於使用前諮詢醫師或藥師。

 

如果你是B肝或C肝帶原者,應:

  • 定期追蹤 AST、ALT 肝指數
  • 檢查病毒量、腹部超音波與甲型胎兒蛋白
  • 評估是否符合健保抗病毒治療條件,必要時儘早治療

 


常見肝病迷思 Q&A

Q1:熬夜會讓肝壞掉嗎?

A:沒有直接證據。 熬夜本身不會直接造成肝細胞損傷,但若已有肝病,熬夜會影響免疫力與修復力,加速病程惡化。熬夜若伴隨飲食失控、肥胖、代謝失衡,才是加重肝病風險的關鍵。

Q2:我很累,是不是肝不好?

A:不一定。 疲倦可能是貧血、營養不良、睡不好等原因,也可能是生活壓力或過勞,並非只有肝病才會導致疲勞。

Q3:肝指數正常就表示肝沒問題嗎?

A:錯。 有些慢性肝炎或早期肝癌患者肝指數可能正常,仍需搭配超音波、病毒量等檢查才能全面評估。

Q4:肝指數高吃保肝食品就好?

A:不建議。 應先找出肝指數異常原因,由醫師診斷與治療,否則可能延誤病情。建議選擇具有認證標示的產品,勿自行亂吃偏方。

Q5:B型肝炎帶原,只要肝指數正常就不用管?

A:錯。 帶原者仍需定期檢查病毒量、腹部超音波,因為肝癌可能在無症狀、指數正常下發生。

 


藏鏡藥師提醒

熬夜會不會爆肝,關鍵不在於「熬夜多到多晚」,而在於你的肝本身是不是健康的。

真正讓肝走向硬化與癌變的,不是一天的加班熬夜,而是:

  • 長期忽略脂肪肝
  • 不追蹤B、C型肝炎
  • 過度依賴來路不明的保健品
  • 不良生活習慣不改變
  • 長期熬夜導致代謝混亂與慢性發炎

守住你的肝,不靠偏方、不信謠言,只靠正確知識與規律追蹤,才是真的「顧肝行家」。


 

藏鏡藥師

藥師 藏鏡人

 

✔️藥界幕後真相守護者

✔️不為人知的醫藥故事

✔️傳遞真實的用藥知識

 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