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乳哺育攻略:寶寶健康、媽媽輕鬆的哺乳技巧與營養指南

 


母乳哺育是媽媽給寶寶最天然的禮物,卻也充滿挑戰!
有些媽媽擔心奶量不足,有些遇到寶寶不願意含乳。

再加上長輩意見、夜間哺乳的辛勞,讓許多媽媽感到挫折。

其實,只要掌握哺乳技巧並補充足夠營養,哺乳這條路會順利許多!

成功哺乳的關鍵技巧

 

把握黃金時刻

寶寶出生30分鐘內,讓他趴在胸口做肌膚接觸,這不僅能穩定寶寶情緒,還能幫助啟動吸吮反射,讓後續哺乳更順利。

越早開始,越多越好

頻繁哺乳是增加奶量的關鍵!剛開始別擔心寶寶吃不飽,越多吸吮,奶水分泌就會越多。避免過早添加配方奶,以免影響母乳供應。

認識寶寶的「餓」信號

當寶寶開始舔嘴、尋找乳頭時,就是最佳哺乳時機。別等到哭鬧才餵奶,因為太餓時,反而會影響吸吮效果。

正確的含乳方式

寶寶的嘴巴應張大,含住大部分乳暈,避免只吸乳頭,以免造成媽媽乳頭疼痛或乳腺阻塞。

避開影響母乳的干擾

剛開始哺乳時,盡量避免奶瓶、安撫奶嘴,以免寶寶混淆吸吮方式,導致母乳哺育不順利。


 

哺乳媽媽的營養補充,影響奶量與母嬰健康!

除了哺乳技巧,均衡飲食也是關鍵! 母乳的品質與營養取決於媽媽的飲食,因此,哺乳媽媽需要攝取足夠熱量、蛋白質、鈣質、鐵質與維生素,來維持奶量並補充體力。

 

熱量要足夠

哺乳期每天需多攝取500大卡,幫助乳汁分泌與產後恢復。

蛋白質是奶水的營養基礎

每天應多補充15克蛋白質,可從牛奶、蛋、魚肉、豆製品等攝取。

鈣質補充不可少

鈣質對於寶寶骨骼發育與媽媽健康至關重要,每天需攝取1000毫克的鈣,可從牛奶、黑芝麻、小魚乾、豆腐等食物中獲得。

鐵質補充,預防產後貧血

建議哺乳期每天補充30毫克鐵質,來源包括紅肉、肝臟、蛋黃、深綠色蔬菜,並搭配維生素C提升吸收率。

補水才能維持奶量

每天應攝取2500~3000c.c.的水分,如開水、牛奶、果汁等,幫助乳汁分泌並避免脫水。

發奶食物 vs. 退奶地雷

🔸 幫助發奶的食物:豬蹄、花生、木瓜、鯽魚、蝦、酒釀等。
🔹 可能影響奶量的食物:韭菜、麥芽、人參。

避免影響乳汁的飲食

哺乳期應避免酒精、咖啡因、重口味調味料(辣椒、胡椒、咖哩),這些可能會影響奶水分泌或讓寶寶腸胃不適。

 

 


 

哺乳是一場旅程,每種選擇都值得被尊重

無論你選擇母乳、配方奶,還是混合餵養,只要寶寶健康、媽媽開心,就是最好的選擇!
母乳哺育雖然有挑戰,但不代表媽媽一定要堅持到極限。你的身心健康,同樣重要!

記住,媽媽快樂,寶寶才能安心成長
CP藥師支持每一位媽媽,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!

 


 

CP藥師

藥師 王藝儒&張峻崴

✔️新手爸媽的安心攻略

✔️用藥安全的科普專家

✔️保健知識的溫暖守護照藥師

 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